訪達娜伊谷、茶山 享受探險樂趣

   
 
涼亭,是茶山村最重要的社區意象。
記者張嘉倫/攝影
 
【記者張嘉倫/報導】

要體會「高山青、澗水藍」的地景之美,要欣賞「壯如山的少年、美如水的姑娘」,一遊大阿里山地區的達娜伊谷、茶山,探魚固魚樂園,訪涼亭部落,自然、野趣與文化的探險樂趣,都融在一起了。

達娜伊谷與茶山,屬大阿里山地區鄒族的南三村,是沿著曾文溪上游而居的鄒族村落,從阿里山公路上的龍美,轉嘉129線道,由北而南可造訪山美、新美及茶山三個村落,而從茶山可通往大埔、嘉義及高雄三民鄉等地。

這裡是達邦社分布的南界,也以達娜伊谷生態園區及山美社區營造聞名,緩緩行駛在蜿蜒山徑間,每遇到一個鄒族的涼亭(Hufu),就知道經過另一個鄰里,花木扶疏,山嵐偶爾飄渺屋舍之前,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

達娜伊谷,其實是一條溪,為曾文溪的上游,穿過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鄒族聚落:山美村。鄒族稱這條溪為達娜伊谷,名字並沒有特殊意義,不過因為河床高低落差大、下切力量大,溪長才短短18公里長,卻由海拔2000公尺的中央山脈,陡降到海拔500公尺之處。

乾季時河床裸露,就像是個谷地,便直稱為達娜伊谷,在民國84年,山美村鄒族居民的通力合作下,成立達娜伊谷自然生然公園,封溪復育苦花,登上台灣生態旅遊的地圖,也帶動鄰近新美村規畫達谷布雅努溪生態園區的計畫,從社區總體營造、復育溪流環境的基礎,發展溪流賞魚、生態步道、鄒族文化的生態觀光。

苦花,是達娜伊谷溪的優勢魚種,也是山美村民復育的主要對象。鄒族人稱苦花為「Yosku-aulu」,意指「真正的魚」,也稱為魚固魚,當地耆老指出,過去達娜伊谷溪整條溪滿滿都是苦花,在鄒族漁獵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在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的規畫下,以生態步道、吊橋串起三個賞魚區,長達18公里的達娜伊谷溪中,開放2公里的溪流做為賞魚遊憩區,星期假日上午10時30分及下午2時30分,還有鄒族傳統小米祭、成年禮及勇士舞等歌舞表演。

離開達娜伊谷,循著129線道、順著曾文溪往下游走去,就到了原名為珈雅瑪的茶山部落。

茶山部落的歷史才70多年,是一個年輕的迷你部落,六成是鄒族人,一成是布農族,其餘則是漢人。多民族融合的茶山,也充滿各種型式的涼亭,有傳統鄒族六角型的涼亭,布農族式的涼亭則為長方型,而漢人涼亭屋民呈尖尖斗笠型式,顯示出不同民族文化,都安靜、和協地融合在這個美麗、如花園般的村子中。

如何到達娜伊谷

從嘉義市區的耐斯王子大飯店出發到南三村,可走新生路左轉忠孝路,再右轉林森西路、左轉吳鳳北路,走到底後左轉就能接到台18線,即是阿里山公路,直走到龍美右轉129縣道,即可抵達山美村。開車約要70到80分鐘。
●詳細旅遊資訊還可上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網站查詢,電話(05)259-3900。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開放時間每日上午8時到下午5時,假日全票100元,非假日全票80元,
解說服務及鄒族文化演出可事先預約,洽詢電話(05)251-3022。sun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