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體罰像呼吸一樣自然

 ◎盧貞穎


 迪迪是一位教學五年,在私立高中任教的老師。迪迪老師有點娃娃臉,表情頑皮而誠懇,他輕鬆的聊著自己帶班的故事,直說,自己也沒有做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呀……。不過,回顧今年九月,迪迪老師的婚宴上,學生一群一群湧進會場,當場加開兩桌宴席,有一個以前班的班長說,我通知同學,全班都說要來!

體罰本來就不是方法

 在教書五年中,迪迪老師從來沒有因為要不要體罰學生而掙扎,因為體罰本來就不是他的方法,他仔細想了想,真的覺得,不體罰就跟呼吸一樣自然,所以對他來說,談體罰學生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最根本的,對待學生的方法和態度。

 「我知道有很多人會說,體罰搞不好會有好的效果,我會知道,如果體罰會有好的效果,一定還要做很多努力,在這個過程中,體罰這個動作也許根本不需要。」

教育,需要師生間的真誠互信

 也許是法令的效果,迪迪老師在任教的高中裡,已經很少看到威脅的打人體罰,其他老師還是會有一些處罰方式,像是罰同學伏地挺身、罰站和跑操場等等。「我心裡想說,法令還真的有點效果!許多同事們也許不知道為麼不要打學生,但是他們清楚有這樣的規定,雖然在口頭上總是抱怨著學生不服管教,但至少不會真的動手去粗暴的對待學生。」少了些孩子被打了!這樣還是值得讓人開心。
 
 但是,迪迪老師也真的觀察到,有些習慣於用「打」來處罰學生的老師,會更負面的在言語上責罵、羞辱學生。

 例如,在迪迪老師去年帶的班上,有一位復學的女同學,就是這種狀況的犧牲者。這位同學的身體狀況不大好,顯著的有憂鬱症的狀況,經常無法上課,需要請假,有時到學校來,就會不自主的一直睡。原本迪迪以為她單純的是因為身體關係,所以休學一年,後來,在迪迪和家長培養出信賴關係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同學在去年遇到一位班導師,在課堂上當眾說他,說爸媽生到你這樣的小孩算他們倒楣、你拖累爸媽等等的話。這讓孩子受太大打擊,真的要跑去自殺了!媽媽覺得再讓這個老師帶下去,孩子一定還會出事,就先讓她休學。

 女同學是個清清秀秀,有著超齡的成熟的女孩,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迪迪覺得最弔詭的是,這個孩子其實能力很不錯,為什麼會被貶抑成很糟糕、讓她自己和家人都不對她有一點自信?迪迪覺得,可能是因為她請太多假,就被之前的老師否定,而在過程中,她請假的原因卻沒有被過問,沒有被體會,甚至有人形成偏見,導致她必須背負著生病和失學的雙重壓力。

 所以,迪迪會注意聽她說,為什麼請假,減低她的恐懼感,同學和家人也更願意告訴迪迪她的平日的狀況,「就這麼一個特殊的小孩而言,我越瞭解她的狀況,就更能夠體會這個孩子的辛苦,體會了這樣的辛苦也就更願意幫忙,更可以想辦法去幫忙。」

 後來,迪迪老師一方面幫她向學校爭取考試的機會,一方面鼓勵她,不管如何都要出席模擬考,也要盡力考,才能從她考試的狀況中 ,幫忙想準備大學考試的方法。後來這位女同學努力準備國文和英文,通過大學甄試的第一關,她提起精神,用原本超齡的主見和穩重態度通過了面試。女同學好高興,告訴迪迪,這對她是很重要的改變,因為她和家人本來都覺得,她是沒有希望的孩子。

 有一種反對禁止體罰的說法,是認為言語羞辱比體罰更糟糕,對學生傷害更大,還有人認為,只要禁止言語羞辱就好,不需要禁止體罰。可是,迪迪老師說, 「這個學生的狀況,讓我瞭解到,不管是用體罰或者其他羞辱學生的方式,不但沒有辦法幫助學生任何事情,只會讓關係變得更惡劣。」其實,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體罰和言語羞辱所造成的問題其實一樣,都是用一種評斷、批評、或恐懼的手法,要求學生回到某個軌道,而在這過程裡,被犧牲的就是對孩子的細緻瞭解、以及真正影響孩子的機會。

 迪迪回想:「我覺得,當一個老師,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避免真誠互信的關係破滅,想到這點,怎麼還會打得下手?羞辱得下去呢?羞辱或打,撕裂了關係之後,要花更多的力氣和時間來彌補善後,怎麼會有時間和機會,來看學生到底真的需要什麼?」

幫同學戒掉「需要被處罰」的習慣

 另外,迪迪老師也特別說,其實在校園現場,每天會有許多學生的狀況,在處理這些事情時,都需要老師做在「立即的效果」、或「長遠的影響」之中做選擇。

 有一天,有位老師同事和迪迪聊天,說班上有些事情,他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這位老師教學的第一年,班上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叫不動,要不要處罰?」

 這位老師問了很多其他的老師,大家也很熱切的提供他處罰的方法,但是他還是苦惱無奈,為什麼一定要用到各種處罰的方式,才會有用呢?

 原來,他碰到一個直接的兩難問題。班上有個同學經常遲到,這位老師認真的和同學談,努力想要知道他為什麼會遲到,並且好言相勸,希望他以後不要再遲到了,這個同學雖然說好,但是,接下來還是照樣遲到。有一天,這個老師看不下去了,擔心學生的操行成績因為遲到被扣太多,就對他說,下次再遲到,會記他警告。結果,那位同學第二天開始就乖乖的來了。

 很多老師看到這樣的效果,可能就會高興得拍手叫好吧!可是這位老師卻意識到其中的問題,難過得快流眼淚了,他不知道,為什麼學生會這個樣子,一定要用處罰的方式才能讓他聽話嗎?

 迪迪老師馬上告訴他,他的想法很棒呀!一定要把這個想法和那位同學說,讓他知道,老師在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是有掙扎和困難的。因為,學生經常是不知道的,他們習慣面對的,是從上而下的,處罰和不處罰兩種方式,他們不知道老師心中是會有掙扎的,也不一定清楚,老師究竟希望他們做到什麼。

 跟這位老師談過之後,迪迪隔天到班上,就把這個故事告訴一位經常遲到的同學,那個同學聽了就一直笑,一直笑,什麼都沒有說,但是從那個禮拜到訪問的今天,他都還沒有遲到過。「我預計他大概過兩個禮拜就會再遲到了吧。」迪迪笑著說,「會遲到當然有一些他的原因,但是他並不見得不願意努力。我覺得努力的方法很多,你讓他瞭解你的用心、你的心情和態度,還有為什麼需要他們遵守團體生活的紀律和要求,我覺得他們都會聽得懂。」

 他也曾經遇到過,一開學就幫老師想好各種處罰同學的方法的班長,在班上討論班規時,同學們也總是能夠提出源源不絕的建議,來處罰同學,而且總會加一句:「啊我們國中老師就是這樣做的啦!」作為一個老師的他,只好拼命幫學生踩煞車,不停的建議他們,試試看不要處罰,會不會有好的結果?「最後當然是,沒處罰的結果都沒有處罰好呀!」迪迪笑說,「但是 ,也都沒有很差呀!我們做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不是很好嗎?」

 「當你越常跟學生討論,你的方法和態度的時候,學生也會變得越來越能夠討論。」迪迪並不是不會處罰學生,只是在必須處罰的時候,會堅持原則,堅持讓孩子去承擔沒做事情的後果、而不是做一個額外的處罰,例如:沒寫數學作業就讓孩子寫數學。並且,迪迪會不斷的向學生解釋和討論他處理的原則,他認為,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解釋和討論,就直接處罰,那麼學生就會被處罰制約了。

 迪迪說,要破除這樣「習慣被處罰」的狀況,並不是更多的處罰,而是嘗試著把老師的動機、態度,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來討論,讓他瞭解你為什麼要堅持這些事情。習慣被處罰的人,一旦沒有處罰在,當然會覺得太好了,開始盡情的亂玩,尤其是心緒不定的青少年,當然也是這樣。當大家真的玩得太過頭的時候,迪迪就會再和學生們談一次,「我會和他們談,我們不處罰,但是要學習節制,要堅持。」迪迪笑著說:「每次談完大概可以維持兩個禮拜吧,那一年就談個二三十次,有什麼關係?」

 「我感覺,有的老師需要體罰,是因為需要學生有恐懼感,趕快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卻沒有想到,教育這件事情,如果太急著看到效果,就會砸鍋。」

做對的事情,效果總會出現

 迪迪老師曾接到一張畢業班學生給他的卡片,執筆的學生不是班上的風雲人物,也不是問題人物,就是位平凡安靜的孩子,在群體中並不顯眼。打開他的卡片,迪迪更清楚的肯定自己的信念,就是要照著對的事情做。

 學生寫道,他問朋友和網友說,學校有沒有好的老師?好的老師又是哪裡好?很多朋友會回答他,好的老師就是「教得很好」、「軟硬兼施」、「很會管理學生」、「很厲害」。這位同學告訴迪迪,除了在「管理」這點看不到什麼立即的效果,他覺得迪迪老師是他覺得很好的老師,最特別的,就是啟蒙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多元包容的態度,讓他學到了,比知識更重要的,「尊重人」、「瞭解人」的態度。他說,班上有很多同學雖然功課不好,卻有自己特別的思考方式,換成別的老師帶,可能早就被罵破頭了吧!迪迪老師雖然也會苦心勸說讀書的好處。卻不會限制他們的思考和想法。

 迪迪很驚訝,因為他並沒有直接針對這位同學處理過問題,但是在處理其他事情時,這位同學看在眼裡,體會了,能夠清楚的描述整理出來。迪迪深切的覺得,許多努力是要花很多時間的,你不能太過著急,也不能輕易放棄,堅持下去,搞不好今天在處理甲同學的問題,最後乙和丙都被你影響了,默默的,其實有很多人看在眼裡。「我看了他的卡片,才很清楚的肯定了自己原本的信念」,迪迪說,「我應該照著我覺得是對的事情做,但是不要急著看到效果,那個效果總會出現,雖然可能出現得很晚,或者沒有讓我知道,但是它總是會出現。」

 剛開始教書時,也有同事看到他的班上嘻嘻哈哈,會勸誡他說這樣不行,應該要如何如何處理,但是現在不會了,因為他帶的班,雖然各項成績不是那種在頂尖亮眼的班級,但是幾乎大部分同事,都會覺得他的班上氣氛很好,同學們清楚的享用這些自由的空間,「其實裡面有很多過程和努力,是被周遭的同事看在眼底的。他們知道你不是不管,也不是真的被學生欺負,而是,你有一些額外的事情,想要做,有一些理念,讓你願意犧牲或放棄,所謂教師的尊嚴。」

 「人作為一個人,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尊重別人、相信每個人都很不一樣,是很重要的事情。」迪迪老師說。「走到一個班上,仔細想想,班上五十幾個學生,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經歷都很不一樣,你要求他們有效率、整齊畫一,其實才是詭異的事情。如果不急著要有這些效果,就不會心急,不會心急,就沒有什麼打人、體罰、威嚇孩子的必要了。」

成為一位老師

 迪迪老師用五年的嘗試,更清楚的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做對的事情,而不急著抓住某些效果,小花老師則在三個月的嘗試中,不斷去深刻的思索問題,意識到輔導人力的需求,學習在紛亂的校園價值中自處。

 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教育是與孩子建立關係的過程,需要時間,去嘗試、去發酵。對他們來說,體罰本來就不是選項,因為,在以「人」的角色出發時,「打人」是不會讓人坦然舒服的方式,反而是撕裂關係的作法。而,讓他們堅持信念的,也就是這個身為人的根本,相信人的個體經驗與成長空間,這樣的相信,不僅是對於學生樣貌的想像,也是對於自己,身為一個老師,身為一個人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