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安心,才是安心
禪宗達摩與慧可的一段公案
一些學習心得分享,終身學習,電腦技巧! 事業,兼職,加盟創業,學習
禪宗達摩與慧可的一段公案
全球化、資訊化、區域化模糊了國界,世界愈來愈小,競爭愈來愈大,未來人才必須具備哪些關鍵能力?最了解人類心智運作模式的多元智能大師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未來人才必備的五種心智:修練、統合、創造、尊重、倫理,教讀者成為未來搶手人才。
搶手人才,靠後天培養
你是悶世代的七年級生?消失中的中產階級?還是擔心自己將成為下一個人力過剩的族群?多元智能大師嘉納提出決勝全球化、資訊化時代的五種心智,並教導讀者如何有效培養這些關鍵能力,就算不是天才,也可以靠後天努力成為搶手人才。
嘉納認為,你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包括加速度的全球化、排山倒海的資訊、科學與技術逐漸取得霸主地位,以及文明的崩壞。為了因應這些改變,在學校、企業和專業上,都需要新的學習和思考方式,本書界定出決勝未來的五種關鍵能力:
.修練心智:在特定的學科領域,掌握一種專業的思考方式和鮮明的認知模式。
.統合心智:將各修練或各領域的觀念有效整合,並以此統合成果與人溝通。
.創造心智:能夠揭發並闡明新的問題、疑問和現象。
.尊重心智:察覺並體會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倫理心智:圓滿達成身為工作者與社會公民的責任。
-
為著環境袂凍來完成
彼段永遠難忘的戀情
孤單來到昔日的海岸
景緻猶原也無改變
不平靜的海泳聲
像阮不平靜的心情
啊離別的情景
浮在眼前
雖然一切攏是
環境來造成
對你的感情也是無變
我也永遠期待著
咱的幸福的前程
為著環境袂凍來完成
彼段永遠難忘的戀情
孤單來到昔日的海岸
景緻猶原也無改變
不平靜的海泳聲
像阮不平靜的心情
啊離別的情景
浮在眼前
雖然一切攏是
環境來造成
對你的感情也是無變
我也永遠期待著
咱的幸福的前程
不平靜的海泳聲
像阮不平靜的心情
啊離別的情景
浮在眼前
雖然一切攏是
環境來造成
對你的感情也是無變
我也永遠期待著
咱的幸福的前程
◎魏鈞培(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工作人員)
傍晚,正在兜沙坑的孩子回到上校區吃飯,卻瞥見小文狠狠的潑了阿偉一把沙子,我口頭制止,正要走過去談的時候,阿偉一溜煙跑走從上下校區中間的平台,往下朝沙坑的小文又丟了一把沙,丟的小文滿頭滿臉。
小文衝上去揪住阿偉,兩個人扭打起來,兩個中低年級的孩子,憑我一人的力氣竟然拉不開,只能檔在兩人中間,請一旁的孩子找另外的大人來幫忙。幫手來了之後,我們一邊抱著孩子,疼惜孩子的憤怒緊張、害怕和淚水,一邊帶著兩個還在氣頭上的孩子分開來談。於是阿亮帶走阿偉,我陪著小文。
「很氣噢。」我抱著小文說,想疼他的難受。
「他故意弄我的!」小文離開我的手,往前走了一點,用力的拉扯自己的衣服,想把衣服上沾著的沙子和污漬弄掉。
「我們要不要到上校區,舒服的坐著講?」我再問
「 不要,我要在這裡。」小文很堅持,我也繞到他的對面看著他,這局面實在不太容易好好的安撫他。
「他故意潑我沙,我就潑回去,他又從上面潑過來,我想把他推下去,我要殺死他!」對照起阿亮懷裡哭個不停的阿偉,小文顯得很冷靜,卻也有種僵硬。
我一邊再請小文多說一點,一邊陪著推演當時的畫面,當時兩人站在哪裡、面對哪裡…等等。我心想,怎麼聽都覺得這應該是一場誤會,正忖度著要怎麼談下去,旁邊傳來阿亮詢問阿偉的聲音
「所以你不知道你潑到他?」阿偉點頭,小文隨即對著我說「才不是!他是故意的,我要殺死他。」
折騰了好一會,阿偉準備好要跟小文談了,但即便面對面還原了現場,小文卻仍然堅持:阿偉是故意的!一旁的而阿偉一臉無辜,眼淚快掉下來了。 我們問小文「那你希望阿偉怎麼補償你?」 「我要殺死他。」小文回答,語氣是憤怒的,表情卻沒有太多波動。
就這樣,僵持了好一會,阿亮忽然說:「小文,你是不是很怕衣服弄髒了會被媽媽罵?」一瞬間,我忽然感覺小文的肩膀軟了下來,我看見他,低著頭,點了點頭。
原來,「我要殺了你」這樣的憤怒,是因為擔心媽媽的責罵,而,這是任阿偉怎樣努力,都補償不了的事情。
我抱著小文坐在石椅上,「其實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小文輕輕的點頭,我也輕輕拍著小文的背。
「那我幫你跟媽媽說,說你不是故意弄髒的,是別人弄髒你的衣服,好嗎?」
「不能說!」
「為什麼?」
「她會罵我,每次她都覺得我是故意的,是我自己弄的!受傷也是自己弄的!」小文的聲音裡充滿了委屈。
「可是,如果是跌到怎麼辦?那就不是故意的啦,沒有人會故意絆倒自己啊。」我試著回應小文心裡的委屈。
「她還是會覺得是我自己弄的,就會罵我…不管怎樣都會罵我,怎麼說都沒有用,媽媽都不相信我…。」小文慢慢的,斷斷續續的說著,我抱著他,輕輕的,拍著、拍著。
「不被相信的感覺,比跌倒的傷口還要痛。」熱燙燙的,小文的眼淚滴到我的手上,我抱的更緊、又更緊了一點。
小文說,每次只要打架,媽媽除了罵他之外,還會問他是打贏或打輸了?可是,總是打輸才會受傷的嘛,被這樣追問,他當然更是加倍的悶。而就算是意外受了傷、弄髒了衣服,還要被罵一場,也更是委屈加上委屈。
「那…你希望下次受傷的時候,媽媽怎麼跟你說?」我問小文。
「只要安慰我就好了,不要問其他的…。」小文輕輕的說。
我承諾小文會跟媽媽好好談一談,並讓小文陪我推演要跟媽媽說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話(以免又讓他被罵),我也趁機告訴小文,我覺得媽媽仍然是很愛他的,只是或許不太會講話,因為,媽媽總是在小文不知道的時候,跑來交代我要多照顧小文,不要受傷、不要餓著、不要感冒…。
隔天,我打電話給小文的媽媽,媽媽很訝異小文的反應,有點不好意思的說,自己也不是故意要罵孩子,只是急著弄清楚是非、又心疼孩子受傷,口氣就壞了一些,說的,不外乎是「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為什麼要動手打架!」這類的話…。
「原來,會讓孩子覺得這麼委屈。」電話那頭,小文媽媽若有所思的說。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16期)
愈來愈多腦科學研究證實,長期睡眠不足,學習效果差,美國很多學校已延後一小時上學,洪蘭等學者認為台灣也可研究試辦,配合孩子生理時鐘晚點上學,家長尤其不要放任孩子熬夜。
針對學者建議,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指出,讓孩子睡飽、提升學習效果,教育部絕對贊成,至於國中小要幾點上學,教育部本來就沒統一規定,最好配合當地學生及家長的作息,因地制宜,如很多山區學校下午多霧,延後上學,就要延後放學,學生回家不安全。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在她的書中舉證,有助記憶的大腦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在睡眠的第四期(熟睡階段)分泌的;且根據正常生理時鐘,九成八的十四歲少年,晚上十一點就想睡了,自然醒來時間是早上八點到八點十五分,讓學生「一覺睡到自然醒」,對學習大有幫助。
洪蘭舉國外學者拉維的研究為例,拉維將士兵調到實驗室,第一組士兵在學完四十個生字後去夜行軍;第二組學了生字後去睡覺,但一做夢便被推醒;第三組則一覺到天亮。
天亮後,三組士兵回憶前一天學的生字,記最多的是一覺到天亮那組;其次是一夜沒睡;最差的是可以睡,但不能做夢那組。這項研究不只證實,睡得好有助學習,做夢還可能有助活化腦神經,將白天所學去蕪存菁。
洪蘭指出,美國已有很多州將學校上學時間延後一小時,發現睡得飽的孩子,不但比較不鬧事、師生及親子衝突減少,學生上課出席率也提高,退學率和中輟率都降低,學習效果顯著提升。若秉持「教育的宗旨在於學習,學習的關鍵在於動機與情緒」的原理,學校可考慮延後作息表,以配合孩子的生理時間。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認為,小孩睡得飽,精神比較好,學習效果佳,大家都同意,但牽涉到學校作息時間,仍要因地制宜,都市和鄉下的小孩子,生理時鐘和作息是否有差別,還要做更細緻研究;現在很多小孩生活不正常,家長管制小孩不熬夜,更顯得重要。 【2007/10/03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 環保筷 隨手袋 愛地球 樂活 Lohas